当前位置:教学研究>>教学研究->考试评价与改革

教学改革

(1)考试评价改革
  中医内科学是临床学科的主干与核心课程,也是学习其他临床专业课的基础,具有综合性强、内容多、实践性强等特点。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是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为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深化考试改革,全面培养能力型本科人才,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于2010年春季学期在我校2007级七年制中西医结合班的中医内科学教学中首次开展考试成绩评价体系改革,以期通过建立学生成绩全过程评定体系包括形成性评定与终结性评定成绩相结合,认真制定相关的考核类型、各分项成绩评定方法并严格执行,从而强化中医学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过程管理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此次中医内科学考试评价体系改革取得了圆满成功,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提升教学质量有切实的推动作用。

  2012年春季学期,教研室对前期考试评价体系进行不断改革,在我校首届李斯炽班中继续开展考试成绩评价体系改革,申请成都中医药大学本科课程考试改革并批准立项,获2012年成都中医药大学第八届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年在教研室全体老师的集思广益下,创新性的建立了中医内科学复合型成绩评价体系(附图),注重形成性评价,强调过程成绩与终结性评价成绩相结合 完善过程考核的成绩构成要素、考核方式及分值比例并严格执行,从而强化中医学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加强教学全程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在本年度秋季学期考试改革工作检查中,综合成绩排名第一,获得了校级督导专家的好评,在院内考试改革排行榜中的前3名均为本教研室老师。 


(2)教学模式改革
  
近年来,教研室围绕本课程的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模式的革新,丰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途径,完善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模式,改变传统灌输式、注入式理论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驱动式任务设定作为教学设计的导向,将PBL教学、TBL教学、SP教学、对分课堂、BOPPPS、床旁教学、教学门诊等融入课程教学,整合多元化教学资源,将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注重线上线下教学互动、过程监管及教学反馈,构建虚拟仿真试验系统,采用“真实案例-情境模拟-人机交互”的教学模式,设立“问-查-辨-治”实训体系,提升中医诊疗核心技能。摒弃了原来的“教科书”式病案,选择临床优势病种,编撰贴近临床实际的《中医内科经典病案/误诊病案集》、《中医内科接诊技能与临床思维》等自编教材,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提升教学质量有切实的推动作用。